![]() 编者按:在国家一系列针对楼市宏观调控的举措下,楼市的政策效应已在2011年下半年集中显现。而从国内各大机构报告来看,房价的过高涨幅已经得到有效抑制,但整体并未真正达到太大的降价幅度。跨进2012年,有人用“雾里看花”来形容房地产市场,在这一年里,开发商在降价与回流现金之间徘徊选择,购房者在买与不买之间难以抉择。时至3月,到了每年全国“两会”召开的时间,今年,房地产调控再一次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。 李朴民:利率影响房价是“逻辑陷阱” 发改委副秘书长李朴民在两会期间表示,今年要完善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贷款优惠政策,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。今年中央调整房价的一个策略改变就是“保刚需”。也就是说,涉及到首套房的,利率要有所照顾。实际上,四大银行已经开始遵循中央的意见对首套房利率进行某些优惠。 完善首套房利率优惠是有背景的。房地产商一直传播一个观点:“房价降,房贷利率上升,降也白降;房价不降,房贷降,其实房价就算降”。很多购房者也发出抱怨,说房价降了10%但购房成本反而增加,因为利息比以前增加许多。另外,银行业在2011年赚取了令人惊骇的高利润,抨击银行之声不绝于耳,给人的感觉是:房价问题,其实同银行的垄断利润有关。 将高房价问题转化成高利率问题,这是一个故意的“逻辑陷阱”,用弗里德曼的话说,是利用某种短期幻觉来设计长期的骗局。例如地产发展商公布的“房价下降,但利率上升,反而增加购房成本”这一观点里,是故意引导大众相信目前的7.05%的5年期以上商业贷款的利率是持久的,但这一假设明显是不合实际的,要知道2008年底的基准利率被调到5.94%,甚至很多人在当时获得7折后4.16%的低利率。只不过随着通胀的狂飙,央行不得不提高基准利率水平。要知道,利率是变量,它随着经济景气的变化而变动。
我们的结论是:利率对首套房而言其实是“中性”的,它不影响购买。原因很简单,首套房是自住的,它对应的按揭周期是20年或者30年,它跟投资投机性的二套三套不同,后者对应的按揭周期只有几年,然后就脱手卖掉。既然首套房对应的是长达20年以上的周期,那么它既会遭遇到高利率阶段,也会遭遇到低利率阶段。我们的判断是,随着未来中国进入一个中速增长时期(贷款需求下降),加上又会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(银行存贷差会缩小),未来房贷基准利率一定会低于目前的7.05%水平。根据我们的测算,长达20年时间跨度的平均利率水平不会超过5.9%,可以视之为一个长期的均衡房贷利率。 我们用5.9%作为20年的总体利率、假设7成按揭,那么很容易得出购房者总的利率支出将是总房价款的46%,即400万的房子总价要在20年支付184万的利息,但如果房价跌到了200万,那么20年将支付92万的利息款。这说明什么?房价是唯一的、真正的核心因素,如果房价降了,长期看总利率支出也会降的,根本不存在房地产商所言“房价降,房贷利率上升,降也白降;房价不降,房贷降,其实房价就算降”这样的鬼话。 如果政府真的想帮助首套房置业的话,那就放弃泛滥的货币政策,将通胀快速遏制住,低通胀就会对应低的利率;尽快推进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。相反,歧视性的利率差别一定会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寻租和套利。 王珏林: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在25%左右 在主动调控下,楼市野马逐渐被驯服。两会期间,房地产权威专家、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上证演播室做视频专访时表示,2012年房地产政策和市场走势颇受外界关注,其中政策走势不会发生变化,而市场走势还比较好。他预计,201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不会过于悲观,增速或在25%左右。 针对一些专家认为“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会大幅下降至15%”的推测,王珏林持反对态度。他指出,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,既是换届年又是“十二五”的第二年,各地发展干劲很大。“所以2012年房地产还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,投资不会那么悲观,我判断投资增速应该在25%左右。” 王珏林分析指出,目前房价仅仅是涨幅趋缓,并不是消费能力不足,截至去年年底居民储蓄存款35万亿元。这部分资金释放出来很大一部分会进入市场,这样会抬高房价。“所以这种担心还是存在的,需要持续调控不放松。现在市场还比较好,要想把这个市场保持住,房地产调控政策就必须执行。”王珏林说。 他表示,中央政府早已明确坚持调控的决心,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仍不吸取前车之鉴,不排除有关部门会进一步出台文件,再度强化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。他还强调,中央政府2012年房地产调控基调已经非常明确,两会后也不会松动。在他看来,在部分地方“微调”被叫停后,应该不会再有其他地方做出“小动作”。 贾康:推行房产税最大障碍在于既得利益阻挠 “推行房产税的最大障碍在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。”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回答可以用“不假思索”形容。 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,今年将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,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。此间分析认为,信息采集系统的不完善将成为房产税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障碍。 贾康则认为,除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挠,“房产税在技术层面不存在硬障碍。”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,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,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。舆论认为,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的背景下,房产税或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利器。 对此,贾康表示赞同。他认为,房产税的方向是正确的,在这一方向指引下,先进行试点,然后在总结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、推广。“这符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,就是不争论,大胆去试。”他笑称。 2011年1月,上海重庆两市宣布开始“试水”房产税。一年多过去了,贾康评价:“两个试点城市都有它的亮点。” 对于舆论有关试点城市房产税实际税收额过低的报道,贾康认为,最重要的是先建制度框架。在此框架下,收入在逻辑上是可以预期的,“只要运转起来,房产税的创收能力慢慢就能体现出来。” 对于有记者提出的北京何时推行房产税的提问,贾康坦陈,这“从逻辑上说较有困难”,因为北京地皮上不仅有许多中央机关,而且据披露,北京有几十万套小产权房,“如果没有一套相对稳妥的解决方案,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。” 对于多地仍在持续的房产限购政策,贾康认为,这只是“不得已的过渡性举措”,“我们更推崇治本为上,更多地通过制度建设和经济手段来予以解决。” 吴承业:靠行政调控解决不了楼市问题 “解决楼市问题的根源是改革土地财政政策,让征地价格和拍卖价格挂钩,政府不从中谋利,房价自然就能降下来。”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数量经济学家、前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就当前的楼市问题发表看法称,定价征地、高价竞拍的土地财政不仅违背经济学原理和市场规律,更是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。 他谈到,现在房价畸形高企,社会上有声音将房地产商说成是妖魔鬼怪唯利是图,这是不合理的。“什么是最大的内需,其实还是房子问题。”吴承业说,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是像中国这样的,政府定价征收农民的地,但拿来后却去搞竞价拍卖。“一块地你几百万拿来,却拍出上千万出售,中间的差价就归给政府。说难听点,这不是投机倒把吗?” 他说,靠行政调控解决不了问题,这种做法完全违反经济规律,违法市场经济,“你地方政府抬高地价导致房价上涨,高到这样要房地产商担责,这是什么道理?”他认为,“解决当前楼市问题的根源是改革土地财政政策,让征地价格和拍卖价格挂钩,政府不从中谋利,房价自然而然就能降下来。”同时加强供给,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,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大力兴建公租房,解决不同群体的需要,如此,房价不健康、不合理的局面才能得到彻底改变。 对于保障性住房,吴承业也给予了抨击。他说,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错误的政策,保障房五年后可以出售实际上诱导了腐败的滋生。“保障房可以卖,就会使得有人走歪门邪道想方设法拿房或是拿几套房,在社会监督缺失的情况下,腐败就来了。”吴承业说,非要建设保障房、经适房,那么这类房子永远不能交易,“他现在经济困难住保障房,等到条件好了、有钱了就把房子退给政府,给有需要的人住,自己去买商品房,这样才既能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,才能达到公平。” 王健林:今年房价会下降10%-20% “我觉得今年房价合理回归幅度大概是10%到20%左右。”10日上午,全国政协常委、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房价相关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 我觉得房价问题、住房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,在世界上从古至今、古今中外,住房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政治、社会和经济的综合问题。1000多年前杜甫就有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的诗句,所以说住房问题从来就是民生问题、社会问题,经济问题。但也要承认房子确实具有居住和投资两个方面的属性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住房价格合理回归,老百姓期待比较大,“说老实话,我对这个提法是有疑虑的。”我认为房价要合理回归,首先,政府层面要界定什么较合理,多大叫合理。比方说,原来叫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”,我建议把过快去掉,“抑制房价上涨”就是很合理的提法。 现在“合理回归”容易引起一些误读。比方说,现在有几个经济学家,提出房价下降50%左右才叫合理,我觉得这完全就不是真实的学者态度,完全就是哗众取宠,讨好群众。因为现在供应的房子至少是两年前拿到土地的,两年前的土地成本,建筑材料,利润有多少呢?2010年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综合年报显示加权平均毛利率不到25%,净利率大概就是10%左右,万科这么优秀的企业只有9%点几。 所以我觉得房价合理回归,可能最多也就是回归到“房企一分钱不赚”,“合理回归”如果政府层面没有准确地解读,会引起市场混乱。 我个人认为,2011年全国平均房价实际上在大城市,特别是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已经平均下降10%左右,我觉得今年一个合理回归幅度大概就是10%到20%左右。 今年的房地产形势应该是前抑后扬,前紧后松,上半年日子难过,下半年日子会好过一点。好过是说过得去,并不是好日子。因为什么原因呢?房地产市场从来就是有一个规律,就是他跟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上是背驰的,经济上好的时候房地产市场日子一般都比较难过,经济比较差的时候房地产商日子相对好过。 |